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科技创新、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,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。”
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指示精神,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精心打造“科技助力,健康成长”工作品牌,广泛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,在广大中小学生中营造浓厚的科学氛围,促进青少年树立“爱科学、学科学、讲科学、用科学”的意识,为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创造条件。
科普宣讲掀起校园科普热潮
7月10日,在围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,一场有关食用菌培育和中药材种植的知识讲座吸引着300余名职中学生的注意力。这是该县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科普大讲堂系列活动之一。
“食用菌的生长条件和栽培方式是什么?不同种类的菌类栽培技术有何不同?中药学的起源与发展;中药的炮制与用法……”
带着一系列问题,授课专家深入浅出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,为学生们上了生动一课,并同步线上直播,使更多有兴趣的孩子受益。参训学生认真听讲、积极互动,纷纷表示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。
今年以来,该县组织科普宣讲进校园活动50余场次,受惠学生达2万余人次,专家、教授们用渊博的知识、幽默平实的话语,为广大师生送上了一场场精彩的科普知识盛宴,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科学的魅力,以及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,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。
科技赛事点燃学生创新热情
“3、2、1,开始!”随着裁判一声令下,参赛选手目光追随无人机,同时聚精会神地操控着手中的控制器,旋转、绕飞、加速、对抗……7月20日,由围场县科技局、教体局主办的中小学科技夏令营创客系列赛之无人机比赛正式开赛,30余位小选手将参加5个奖项的角逐。
开幕式上,该县科协主席成立介绍:“举办这样的赛事,旨在培育青少年科技素养和创新精神。今年特地创新了参赛规则、扩大参赛范围,来自学校、培训机构、俱乐部的青少年学生均能以团队的形式报名参赛。”
赛场上,各式各样的无人机令人眼花缭乱,但最吸引人的则是选手们之间的技巧比拼。在竞速赛现场,小选手们手握遥控器,“气定神闲”地坐在固定区域操纵无人机,按要求完成规定路线飞行任务……一个个动作如行云流水,每一次胜利无不引起现场参赛队员和观众的欢呼。
这是该县丰富科技创新活动的一个缩影。今年以来,该县组织了一系列科技创新赛事活动,在各类国家、省、市科技创新大赛中,获市级奖项93项、省级奖项14项,该县第四小学被评为市级创新示范校,县科协获省级优秀组织奖;48人荣获优秀科技辅导员。
广泛动员铸牢科普宣讲之“翼”
科技工作者既是科技创新的主体,也是科学普及的主导力量。近年来,该县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科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,通过建立科普专家库、组建科普志愿者服务队、成立科普讲师团等方式,把分属不同学科、专业技术门类的科技工作者和基层科普需求结合起来,开展高水平的科普宣传活动。
另一方面,该县把科普主战场放在基层,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、工程技术人员和文艺工作者,创作高质量科普作品,以短视频、曲艺、小品等大众触手可及和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,与文化下乡和社区文体活动相结合,大范围传播科学知识,将科普工作做到田间地头,打通科普宣传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“科普不仅传播科学知识,也传播科学精神。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都应该当好排头兵和先行者,而且对科技工作者来说,科普工作也有助于科研,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。”成立说,下一步,县科协将推进科普进校园活动长效化、常态化,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奠定坚实基础。